mmexport1554450924388.jpg

傅林辉先生故居

 

        父亲傅林辉先生在“西湖绿洲”居住了人生最后的3年多,这里保留了父亲的所有气息,也包括他一生积蓄所留下数万卷书籍。父亲在这里完成了他离世前最后的两部作品,一部是2007年4月由“中国社会出版社”出版的竖排无标点无分段木刻古籍孤本,23万字《<曾公遗录三卷>标点校注》;一部是父亲去世之后,由父亲的好友,原抚州市直机关工委书记周信昌为其联络吉林文史出版社2009年出版的16万字《文昌桥史话》。

 
这里还保留着父亲“王学研究”的学术成名之作——父亲在80年代撰写,后来2000年5月由“长江文艺出版社”出版的41万字的《王安石世系传论》和90年代撰写,后来在2001年10月由“中国戏剧出版社”出版发行的《王安石全传》45万字万字笔稿。
 
父亲的书房名为“补读斋”,该字是由已故著名书法家吴国光老先生题写的;父亲的书舍名为“竹边书庐”,该字是由抚州籍书法家邱左贤先生题写的。这间宅院是我在2004年给父母购买,因为地块处于抚州市著名人文景点“西湖”核心地带,抚州公园及抚州高校东华理工大学和居舍咫尺之隔,环境优美,交通便利。
 
随着父亲离世11年,这间居舍也有了15年历史了。显然,2000年初的装修已经逐渐斑驳,在这里居住了15个年头的母亲也因为地处一楼,偶有鼠蚁而备受困扰。更重要的是如果房子不重新做防水、防潮、防蚁处理,甚至有可能会损坏父亲穷尽一生才留下的数万卷书籍。
 
今年年初,我与母亲商量,准备重新修缮这套居舍。父亲搞了一辈子学术研究,虽说离世后也遗下了10本著作传世,可总还是要留一个让后人可以参观缅怀的居所。作为一个笔耕一生的学者,他半世积攒下来的数万卷书籍也不能被无情的岁月侵蚀。而作为傅氏家族的丰碑楷模,傅氏后代更需要有一个场所来传承祖上一丝不苟做学问的遗风。
 
得到母亲的首肯,我开始着手张罗这套故居的重新修缮。这套居舍不大,仅有160个平方,地处西湖绿洲一期香楠园一层,院舍外另有一个近60平米的私家小院,居舍外围被绿意盎然的竹林包围。颇有“宁可食无肉,不可居无竹”的文人雅风。
 
我通过我的好友,颇熟抚州建材装修设计界的“生活大师家居馆”的东家甘德辉找到一些设计师沟通设计理念。我提出除了要全部拆除原装修以外,重点做好防潮、防蚁等工作,全屋以“藏书会所”为主题,以书做墙,以雅为调,以日禅极简风格为定位,做一个纪念父亲的藏书故居会所。
 
我的同学甘德辉与我相交二十多年,非常明白我的心思,到处为我张罗设计师团队、施工队伍、白蚁防治所、书架陈列柜、装饰材料、家具……很是费心。
 
母亲也在几个姐姐和堂兄的协助下,把私人生活用品及杂物搬到自己的新宅,然后在院舍附近租了一个大车库,准备清明节后请专业搬家团队过来打包书籍和记录成册。一切完备之后再开始砸墙撬砖,全部砸空后才能开始量尺寸,做设计方案。
 
我的构想是将此屋完全设计成父亲的故居会所,仅留一个小空间给母亲歇息,平日照看书籍,缅怀父亲、回忆过往,安顿晚年。如果母亲在现在搬迁的新居住得习惯,以后只是每月偶尔过居所来待几天,那就在客厅准备一张大的罗汉床做会客台,既可以喝茶歇息,谈古论今,也可以给母亲做休息的床铺。母亲腰不好,喜欢睡硬床,还喜欢听着电视声入眠。罗汉床既不影响装修风格,又能满足母亲需要,也算一物两用。
 
父亲离世10年前很少照相,反而年轻时走遍大江南北和七八十年代的怀旧照不少。我准备收集起来找一些电脑设计师还原,然后镶嵌在书墙局部做书门,既体现父亲的元素,也不让处处书墙过于呆板。当然,父亲遗留下来的10本著作的笔稿和出版书籍,还有父亲尚未出版的两部七十年代文革期间撰写的纪实游记遗作《蜀道日记》、《两广之旅》笔稿需要设置几个专柜陈列,这是父亲一生的心血,值得傅氏后辈传承。
 
关于父亲的雕像,我准备找一家铜器雕刻厂家,做一个半身像,既可以给来访者缅怀,也能突出父亲那传神的容貌气质,让后人记忆深刻。
 
院外的花园应母亲要求,为了避免蚊虫老鼠,还是去除大树杂草,仅在靠墙院周围做些小型盆栽以作点缀。小院地面全部用船木地板铺设,装以亭台楼阁,既可以鉴赏花园竹林外景,还避免飞虫鼠患干扰,也算换得一片宁静。
 
今年清明返乡,除了祭祖扫墓,就是交待这些装修杂事,顺便带母亲做个全身体检。逝者安息,生者珍惜!缅怀父亲的同时,照顾好母亲的身体,更是为人子更为重要的牵挂。
 
傅文星书于己亥猪年三月初一清明